中國企業體育協會發展規劃
中國企業體育協會發展規劃(2017-2021)
(2017年7月26日中國企業體育協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通過)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發展體育事業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和國家關于建設健康中國的各項政策規定,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進而推動職工體育活動開展和企業文化建設,中國企業體育協會(以下簡稱“企業體協”)以“脫鉤”為契機,建立新的職工體育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以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方式促進職工體育持續健康發展,不斷開創職工體育事業的新局面。
在國家體育總局和中華全國總工會有關部門的指導下,在各行業體育協會(以下簡稱“行業體協”)大力支持配合下,企業體協就今后五年行業體育協會建設和職工體育活動制定本規劃。
一、階段定位
本規劃定位時段2017年-2021年,是企業體協“脫鉤”后的第一個五年發展規劃。這一階段是新時期企業體協和職工體育改革、重建、創新、起航的重要時期,是職工體育長期發展的奠基階段。
二、指導思想
(一)加強政治思想工作
認真學習、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和黨、國家的各項政策精神,加強黨的領導和組織建設,加強思想作風和團隊建設,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努力建立專業高效、系統完備、民主開放、運轉靈活、規章健全、保障有力的體制機制,推動職工體育事業不斷邁上新的階段。
(二)堅持改革創新
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運營管理機制和業務開發模式,堅持社會化、專業化、市場化的指導原則。
在社會化方面:廣泛引入社會資源,拓展合作渠道和業務領域,將職工體育融入到全社會范疇。
在專業化方面:以專業公司的形式進行業務運營和市場開發,與相關專業機構、組織、公司密切合作,提高職工體育各項業務的實施效益。
在市場化方面:大力開發職工體育自身的市場價值,逐步擺脫政府輸血的舊格局,實現自我造血、自負盈虧、持續發展的良性局面。
(三)堅持科學發展
以擴大職工體育參與規模、增強職工體質為終極目標,著眼長遠與夯實基礎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以創辦品牌賽事為先導,逐步開發衍生賽事和相關業務,保證職工體育循序漸進、健康發展;加強頂層設計,注重戰略實施,充分發揮企業體協、行業體協對職工體育發展的組織作用,不斷研究職工體育的實際需求和市場規律,提高業務管理和市場開發水平。
三、任務目標
(一)機構建設
確立和健全企業體協新的組織機構和管理機制,擴大企業體協會員規模,成立十個以上重點運動項目賽事管理機構,成立企業體協運營管理公司,建立職工運動隊、俱樂部、運動員注冊機制。
(二)競賽組織
逐步創辦、升級十個以上重點運動項目的全國性品牌賽事(聯賽或杯賽),建立行業體協系統、省市系統預選賽體系。逐步開發其它類型的職工賽事。到2021年,力爭實現每個運動項目的注冊隊伍達到1萬支以上、每年組織比賽5000場以上,并力爭創辦全國職工運動會。
(三)業務拓展
1、建立職工體育在線綜合服務平臺,開發在線業務。
2、建立職工體育培訓機制,開展業務教學。
3、建立職工體育骨干交流機制,提供人才服務。
4、整合企事業單位體育場館,建立統一的運營管理平臺。
5、組建職工體育媒體聯盟,加強宣傳推廣。
6、開發職工體育市場價值,實現自我造血、自負盈虧、持續發展。
(四)參與規模
到2020年,力爭實現直接參與職工賽事和相關活動的人群達到1000萬人以上,間接關注職工體育的人群達到5000萬人以上。
四、實施計劃
(一)機構建設
組織建設是職工體育發展的前提,具體規劃是:
1、協會建設
確立企業體協新的組織機構,修改制訂協會章程。逐步建設省級企業體協,吸收更多行業、協會、組織加入企業體協,擴展協會規模。企業體協的會員將分為以下三個級別:一級會員:各行業體協、其他全國性體育協會和組織、中央級機關協會和大企業。二級會員:省級體育協會和組織、省級機關體育協會和企業。三級會員:市級體育協會和組織、市級機關體育協會和企業。
2、專項協會
針對足球、籃球、排球、乒羽、網球、棋牌、健身、游泳、冰雪、自行車10個重點項目,在企業體協逐步設立專項運動協會,并申請成為相應的全國性項目協會的會員單位。同時,面向更多行業、協會、組織、企事業單位吸收會員,拓展協會規模。
3、賽事機構
針對10個重點項目成立全國性賽事(聯賽或杯賽)組織機構和運營團隊,包括但不限于競賽委員會、紀律委員會和新聞委員會等。
4、運營公司
成立中企體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對企業體協組織的職工體育賽事和相關業務進行專業運營和開發。
5、注冊機制
針對10個重點項目建立職工運動隊、俱樂部、運動員注冊機制。
(二)競賽組織
開發、組織品牌職工賽事是企業體協的核心業務,具體規劃是:
1、單項全國比賽
現有的全國比賽在未升級為全國聯賽、杯賽之前將繼續舉辦。針對10個重點運動項目,逐步創辦(或現有賽事升級)全國性聯賽或杯賽,具體規劃:
| 項目 | 賽事 | 頻率 | 啟動時間 | 
| 足球 | 中國職工足球聯賽 | 1屆/年 | 2017年 | 
| 籃球 | 中國職工籃球聯賽 | 1屆/年 | 2017年 | 
| 排球 | 中國職工氣排球聯賽 | 1屆/年 | 2018年 | 
| 乒羽 | 中國職工乒乓球聯賽 | 1屆/年 | 2018年 | 
| 中國職工羽毛球聯賽 | 1屆/年 | 2018年 | |
| 網球 | 中國職工網球聯賽 | 1屆/年 | 2019年 | 
| 棋牌 | 中國職工橋牌聯賽 | 1屆/年 | 2017年 | 
| 中國職工象棋/國象/圍棋聯賽 | 1屆/年 | 2017年 | |
| 健身 | 全國職工健步走、越野走系列賽 | 4-6站/年 | 2018年 | 
| 全國職工健康跑、越野跑系列賽 | 4-6站/年 | 2019年 | |
| 全國職工健身大會(柔力球、巧固球、拔河、秧歌、腰鼓、手拍鼓、拉丁舞、趣味運動等) | 1屆/年 | 2019年 | |
| 游泳 | 全國職工游泳錦標賽 | 1屆/年 | 2018年 | 
| 冰雪 | 全國職工冰雪節 | 1屆/年 | 2018年 | 
| 自行車 | 全國職工騎行大會 | 1屆/年 | 2019年 | 
2、行業和省市預選賽
建立行業體協系統和省市系統兩個預選賽渠道。其中,行業體協系統面向21家行業體協和未來加入企業體協的會員單位,按照單項職工協會的統一要求分別組織預選賽;省市系統面向全國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體育主管部門,吸收各地方組織的職工賽事。各企業體協會員單位預選賽和各省市職工比賽的優勝者(隊伍或選手)晉級復賽或全國總決賽。
3、特色賽事
在單項全國比賽的基礎上,逐步舉辦多種類型的職工賽事,其中包括但不限于網絡賽事:計劃于2018年率先推出足球、籃球網絡積分擂臺賽;交流賽事:適時組織各類交流賽事,例如職工運動隊與專業運動隊、外國運動隊的友誼賽、挑戰賽。
4、綜合賽會
力爭在2021年,創辦全國職工運動會。
(三)業務拓展
在著重開發品牌體育賽事的前提下,企業體協還將逐步拓展業務領域,根據各行業職工的特點和需求,開發多種類的業務和服務,豐富職工體育活動的內容,擴大職工體育的參與規模,具體規劃是:
1、網絡平臺和大數據庫建設
建立職工體育網絡綜合服務平臺和大數據庫,為職工體育相關活動的在線宣傳、運營和管理服務。網絡平臺包括職工體育官方網站、微博、微信公眾號和手機APP。平臺功能將包括信息發布、賽事管理、數據查詢、在線培訓、場館服務、人才交流、企業服務、視頻直播/點播、賽事競猜、互動社區、健康咨詢、裝備器材商城等等。大數據庫將采集和分析賽事數據、運動員和運動隊數據、專業人才數據等職工體育綜合數據和賽事積分系統等,為政府部門、研究機構、行業協會和企事業單位提供決策依據,為廣大職工提供個性化數據服務。網絡平臺1.0版將于2017年中期上線,并將根據業務需求不斷升級、迭代。
2、培訓教學
建立職工體育培訓體系,以提高職工體育的競技水平、擴大職工體育的參與規模。根據職工特點編制各運動項目的培訓教材,邀請各項目專業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業內專家組建講師團,面向企事業單位職工舉辦各類培訓班。
培訓內容包括:
(1)運動技能培訓(職工培訓、職工子女培訓)。
(2)教練員培訓(與體育總局相關部門合作,授予官方資質)。
(3)裁判員培訓(與體育總局相關部門合作,授予官方資質)。
(4)專業技能培訓(俱樂部管理、場館運營等)。
(5)運動健身培訓(健身知識、健康講座等)。
培訓方式可包括:
(1)定點式培訓(深入企事業單位開設培訓班)。
(2)區域培訓(在各省市開設區域培訓班)。
(3)親子課堂、夏令營、冬令營。在線培訓:2017年將首先舉辦職工足球親子課堂活動。到2021年,力爭達到每年各類培訓班不少于10個,總計培訓活動不少于100次。
3、人才交流
搭建職工體育人才輸送渠道和交流平臺,為企事業單位提供專業人才服務,交流對象包括:
(1)退役運動員:與國家體育總局、各項目中心、地方體育局、專業運動隊合作, 為退役運動員提供再就業機會。
(2)應屆畢業生:與各級體育院校合作,為體育專業畢業生提供就業機會。
(3)專業教練員:向企事業單位推薦專業教練。
(4)專業管理人員:向企事業單位推薦俱樂部管理、場館運營等專業管理人才。
人才交流平臺將于2018年在職工體育綜合網絡平臺上建立,以人才數據庫的形式提供服務,專業人才和企事業單位可在此平臺上進行雙向選擇。
4、場館運營
逐步整合企事業單位現有體育場館資源,提高場館的運營效率。具體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1)建立體育場館在線服務平臺,實施O2O運營。
(2)為體育場館引入賽事、培訓、活動資源。
(3)對體育場館進行整體渠道廣告招商。
其中,在線服務平臺計劃于2019年在職工體育綜合服務平臺上建立。
5、宣傳推廣
組建職工體育媒體宣傳聯盟,對職工體育相關活動進行多渠道、多手段、長期深入的報道推廣。具體工作內容包括:
(1)強化品牌建設:打造職工體育完整的品牌形象,包括但不限于賽事標識、主題色、主題歌、主題口號、主題理念等等。
(2)官方平臺宣傳:利用企業體協、行業體協和職工體育綜合網絡服務平臺對職工體育相關活動進行宣傳,引導輿論方向。運營公司拍攝報道團隊深入基層,及時采編職工體育相關資訊。
(3)媒體整合宣傳:邀請中央及地方主流電視、廣播、平面、網絡、手機媒體組建職工體育媒體宣傳聯盟,對職工體育相關活動進行全方位報道(包括賽事直播),同時邀請媒體單位作為“新聞媒體行業”代表參加職工體育賽事,以加深新聞媒體對職工體育的認知,進一步提高宣傳效果。
(4)明星助力推廣:利用明星、名人的號召力帶動職工體育的推廣,如邀請明星代言職工賽事、參與職工賽事和培訓教學,明星名人自媒體傳播,塑造職工草根明星等。
(5)熱點事件推廣:借助主題推廣賽事(如職工-專業挑戰賽、國際職工友誼賽等)和各類重點活動制造新聞話題和社會熱點。
6、商業開發
針對職工體育各項業務進行商業開發,提高自我造血功能。開發渠道包括但不限于:
(1)賽事、活動贊助。
(2)品牌賽事版權、衍生產品。
(3)體育場館運營與渠道廣告開發。
(4)培訓教學。
(5)網絡平臺廣告、增值服務。
(6)運動裝備/器材贊助、團購。
(7)大數據營銷。
到2021年,力爭實現職工體育各項業務自負盈虧、健康發展。
企業體協將與上級主管機構、各行業體協和相關單位密切溝通,對上述規劃進行優化和完善,并以該規劃為綱領,針對各個具體項目進一步制訂實施計劃。我們有理由相信,在國家體育總局群體司、中華全國總工會宣教部的指導下,在企業體協、各行業體協和相關單位的精誠合作、共同努力下,本規劃必將得到實現。
.png)